“第六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将由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学会和宁波大学联合主办。会议日期为2017年11月,会议地点为中国宁波大学。
我们将邀请来自中国大陆、欧美、东南亚等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美术教育专家与学者参加这次盛会。会议将通过嘉宾主题发言、专题演讲、高峰论坛、青年论坛、大师讲座、少儿美术作品展览、现场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视野和角度探讨和反思这个时代的美术教育。
“第六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诚邀您的光临。
一、会议主题与宗旨
“第六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郑重提出“反思与责任:视觉艺术教育的现在与未来”的主题,旨在为全球华人美术教育学者、美术教育工作者以及艺术界人士提供多个平台,深刻探讨并反思时代变革与转型中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从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交流中分享各个国家和地区视觉艺术教育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果,以促进中国与全球美术教育的共同发展。
二、会议主题词
视觉艺术教育 反思 社会责任 价值 现在与未来
三、会议议题
◆ 视觉艺术教育本质与价值的反思(从宏观角度出发,探讨与反思当代视觉艺术教育对现代人、现代社会、文化、经济的重要影响与贡献、视觉艺术教育学科的未来发展等)
◆ 创新艺术思维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研究(创新艺术思维的学习方法研究;创客与游戏精神与美术教育研究、艺术创作实践与美术教育研究、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和策略;创意评价体系的研究等)
◆ 匠人精神与传承创新(美术教育中专注力的培养研究;传统艺术当代传承与创新研究)
◆ 跨学科视角下的美术教育(跨学科语境下美术素养的反思;跨学科的美术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实;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展美术教育的目标、内容、机制与方法等)
◆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美术教育(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核心素养基础上美术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态和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美术教育研究方法学(美术本位研究方法学的理论与应用,美术教育的创作如何从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分野走出独创一格的研究方法)
◆ 现代科技发展与视觉艺术教育研究(探讨现代科技发展影响下,美术学科的理念、教育目标、教育资源、教育技术与方法等)
◆ 公共美术教育理念与实践(博物馆、美术馆、社区、广场等公共美术教育空间与虚拟美术教育平台开展美术教育的方法、策略及有效性研究)
◆ 新生态艺术设计教育研究(对当代艺术设计观的理性思考与价值判断;当代设计与人类发展的新秩序研究;艺术设计教育与人类共同利益的研究等)
四、大会形式与会议日程
(一)会议形式
会议将通过嘉宾主题发言、专题演讲、高峰论坛、青年论坛、大师讲座、少儿美术作品展览、现场教学观。
(二)日程安排
1.会议报到:2017年11月18日
2.正式会议:2017年11月19日-20日
五、参会人员与大会规模
国内外美术教育专家学者;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学会, 国际美术教育协会代表与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成员;国内外高等美术、设计教育研究者与专任教师代表;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者与教师代表;艺术博物馆、校外培训机构等社会美术教育机构代表;各级中小学美术教研员代表;美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代表等。
大会规模:200人左右。
六、论文投稿
各位参会学者可结合自身的研究专长与研究成果,根据大会的主题及相关议题,自主选择研究范围进行论文撰写,论文篇幅为5000字左右。请于2017年4月15日前将论文提纲提交至大会组委会专门邮箱sjhrmsjy6@163.com ,由大会组委会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后的大纲,请于2017年6月30日前将论文专门邮箱,超过时间将不予受理。
论文经审查通过后,将收录在《反思与责任:视觉艺术教育的现在与未来——第六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论坛文集》中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
1998年,我国美术教育界成立了“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旨在为海峡两岸四地及东南亚地区的美术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与沟通的渠道,为地区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论坛,增进海峡两岸的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美术教育研究成果,以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第六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上提议:将“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更名为“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为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研究者提供更大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我国美术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每2年召开一次。
第一届: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主题为“艺术·科学·人文”。
第二届: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举办,主题为“信息时代·艺术新潮·美术教育·教师发展”。
第三届:2012年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主题为“当代美育·国际合作·传承创新”。
第四届:2013年广州美术学院举办,主题为“融合·互动·创新”。
第五届: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主题为“大数据时代的创意美术教育”。
“第六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诚邀您的光临!
请您于2017年4月15日前将论文大纲提交至大会组委会专门邮箱sjhrmsjy6@163.com
论文大纲包括题目、摘要(300-500字)、关键词(3-5个)及三级标题框架。
相关咨询也可以联系组委会专门邮箱。